從「歷史機遇」文獻特展談原住民族文獻的徵集、研究與運用座談會(2013/5/21)

「歷史機遇——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文獻重現臺灣」特展將於5月21日上午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一樓會客廳揭幕,這批典藏在雅加達「印尼國家檔案館」的荷治時期台灣傳教史料,在沉睡350多年之後,於2002年被荷蘭的檔案員發現,喚醒了一段失落的台灣史。

文獻中呈現有各部落母語教學、外語教學的調查報告,有選派原住民到荷蘭讀書的提議,有針對酗酒骯髒的荷蘭籍教師之指控等,這一頁頁鮮活的歷史,都是失落已久的台灣記憶。相關訊息參見「原住民族文獻期刊」: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14&id=697。

失而復得的歷史文獻,如何透過在地主體性的詮釋,進入在地脈絡,呈現在地觀點,特別是原住民族立基自身的口傳歷史,語言文化生態的知識,與文獻展開更深入的 對話,有助於台灣、南島找到文化再啟航的原點,是本次特展所關切的。因此,本校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台灣史研究所與本中心配合此次特展合作辦理「歷史原 點再啟航——從「歷史機遇」文獻特展,談原住民族文獻的徵集、研究與運用」座談會,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時間:2013年5月21日14至17時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科學院會議廳

主持:孫大川(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政大台文所教授)

座談會流程:

14:00-14:10 開幕

14:10-15:30 座談一

主題: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文獻重現的過程及啟示
主持:鐘興華(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管理局局長)
與談:查忻、林昌華、段洪坤、翁佳音、萬淑娟、李毓中、林偉盛

15:30-15:40 茶敘

15:40-17:00 座談二

主題:從17世紀荷蘭文獻重現談原住民族文獻的徵集與研究
主持:康培德(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教授)
與談:賀安娟、巴代、葉神保、吳國聖、鄭維中、曾有欽、林慧玲

主辦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承辦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合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研究發展中心、台灣史研究所、國際台灣研究中心

  • Pos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