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Ann Heylen and Doctoral Students Conduct Short-Term Research in Malaysia(August 28-Spetember 11, 2012)

 本中心賀安娟主任國際交流計畫案「麻六甲的過去與現況:以華人語言與文化為例」獲本校國際事務處國際學術合作交流補助,帶領博士生蔡惠名、王桂蘭、陳慕真前往馬來西亞麻六甲、檳城等地進行實地考察並收集相關文獻史料。此行亦將再度拜訪位於檳城的Universiti of Sains MalaysiaUSM),除延續本中心與該校之合作關係外,亦期望進一步建立台灣與東南亞地區學術交流之平台。

麻六甲古稱滿剌伽、滿拉加(Malacca、Melaka)等,乃早期即已發展繁盛的城市。由於麻六甲瀕臨麻六甲海峽,具有極重要的地理位置,數百年前即為兵家必爭之地,也造就了麻六甲的殖民歷史,與其豐富的文化多樣性。本計畫案即以此為重點,透過麻六甲多元之歷史語言文化,將東南亞與西方國家文化作一緊密結合,並與台灣相比較,以更寬廣的視野重新檢視東南亞與台灣之歷史文化。

研究主題:

  1. 土生華人(Peranakan)之語言文化變遷

土生華人(Peranakan)為華人移民和當地馬來人通婚後所生的後代,不論是飲食、衣著、語言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混合文化色彩。就語言方面來看,融合福建話和馬來話的Baba Malay仍保留多數的福建話詞彙,但語法上則以馬來話為主。年長一輩的土生華人都還能流俐地使用Baba Malay,但年輕一代的土生華人則不然,顯然Baba Malay正面臨快速地流失,有待學者進一步紀錄與保留。

  1. 白話字之形成與發展:從東南亞到台灣

麻六甲是閩南語拼音化的發源地,和台灣語言文字的發展息息相關。1820年倫敦宣道會麥都思牧師(Rev. Walter H. Medhurst)發明閩南語羅馬拼音化文字(白話字),並逐漸傳至中國閩南沿海及台灣,影響台灣至深。因此本計畫擬由教會語言學 (missionary linguistics) 的角度切入,探討19世紀英國傳教士從麻六甲到廈門,再到台灣的足跡,以及他們所進行的福建話∕廈門話∕台灣話的白話字語言運動,同時蒐集19世紀發展的白話字文獻,試圖補足白話字傳到台灣之前的60年歷史。

  1. 閩南語(福建話)的東南亞地圖

幾世紀以來,閩南語隨著華人的遷徙移民而散播至東南亞各地,並與在地語言相接觸,發展出不同的「地域特色詞」。現有閩南語使用人口除分布於中國泉州、漳州、廈門、海南島之外,還有越南胡志明市;泰國曼谷;緬甸仰光;馬來西亞檳城、麻六甲;新加坡;印尼泗水;菲律賓馬尼拉;東帝汶;柬埔寨以及台灣等國,不是該國的重要城市就是重要港口,深深影響著該國的經貿發展。本計畫案期望能初步彙整馬來半島上檳城、麻六甲以及新加坡三地的福建話使用狀況,以便未來進一步拼湊出閩南語在東南亞的語言地圖。

  1. 荷治麻六甲時期之文化遺產與歷史詮釋

除了華人文化之外,麻六甲和台灣同樣歷經荷蘭統治時期(1641-1795年及1818-1825年),時間更是長達160餘年,成為麻六甲多元文化的基礎,而「荷治麻六甲」的歷史則透過「展覽」和「博物館」的方式再現。本計畫另一目的便在於探討荷治麻六甲時期歷史遺跡與文化資產的保存方式,以及現今馬來西亞對於荷治時期的歷史定位與詮釋。凡此對於17世紀台灣荷治時期的歷史解釋,將充滿參照意義。

  • Post author: